2022年2月25日,科室迎来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娄慧全医师驻科帮扶;娄老师作为党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外十二支部委员及医院“双培养”工程业务骨干培养对象,初到科室就积极与大家分享交流党建引领科室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分享不断加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学习领会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口腔颌面外科隶属外科而又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我院目前暂无口腔颌面外科科室设置,相关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分散在眼耳鼻喉科、口腔科、普外科、骨科诊治,相关手术开展甚少,患者多转至上级医院就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娄老师的驻科帮扶无疑是雪中送炭,初到医院他就发挥了“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积极至医院相关科室宣传会诊吸纳患者及积极合力开展手术,秉承着医院“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头痛脑热不出村”的宗旨忘我的开展工作,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初到科室,一位80多岁颌面部感染的老人闻讯赶来,老人为疾病四处奔波,得知相关情况后娄老师积极评估制定周密治疗计划、为老人精心治疗;因长期的求医过程,老人情绪异常失落,每次治疗娄老师都会通过沟通分散老人注意力、耐心的安慰老人、经常与老人交心,渐渐的老人病情明显好转,这一切家属都看在眼里,多次投来赞许的目光和感谢,从娄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情怀,激励着科室每一位医生。
总是安慰、与老人交心
在普外一科,一名67岁的老人颈前区长一巨大包块,肿胀加重时会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的情况,老人自觉十分痛苦,接会诊后,在全面评估老人的病情后娄老师提出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绝对麻醉及手术禁忌后尽早手术,经过术前充分评估手术难度风险后在多科室协助支持下,于2022年4月14日他成功为老人完成巨大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达到术中精细操作、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的目标,手术的顺利完成解决了困扰老人多年的痛苦,术后患者恢复非常好,老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他赞叹和感激不尽,面对困难和风险,他无私无畏、充分准备、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一切为了老人,一切方便老人,实实在在为老人解决困难、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有求必应、召之即来,娄老师的身影时刻出现在医院口腔科,他先后在口腔科开展阻生牙拔除、颌骨囊肿刮治、牙槽外科手术、口腔小肿物切除术,并就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内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的交叉展开了深入交流合作,为颌面外科手术的开展提供保证,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为更多新平群众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开展帮扶工作4个月,在医院领导、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娄老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极力创造条件带领科室医生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颌骨骨折、唾液腺肿瘤、甲状舌管囊肿、颌骨囊肿、牙及牙槽外科、颌面部间隙感染、鳃裂囊肿等手术40余台,很多手术尚属医院首次开展,对于手术他总是毫无保留的与科室医生交流分享,旨在通过一年的努力真正带动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展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真正做到足不出县就能解决新平人民的口腔颌面外科疾病治疗需要,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方便就医、减轻负担。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对于科室新开展的业务,娄老师认为在注重提升临床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理论水平的提升,每次术前均充分准备,注重术前讨论,将术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每月积极开展专题讲课,目前共开展口腔颌面外科理论授课4次,并将理论在术中进行实践。
规范教学查房也是工作的重点,每周组织全科进行查房、对疑难病例展开讨论,并将此形成常态化工作;在交流中娄老师表露:初到科室他就被科室的年轻化氛围深深感染,决心要发挥科室优势以促进科室高质量发展。积极与科室主任、医生沟通协商确定临床培养对象,进行一对一示教和带教,进一步深化了传帮带工作。
在临床工作中娄老师细心观察、不断发现,工作之余他总是和大家交流交心,临床离不开科研,科研推动临床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平地域、民族优势资源尤为重要,针对新平彝族、傣族与汉族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差异性,他与科室医生多次展开探讨交流。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对口帮扶这一神圣而光荣的工作中,娄老师恪尽职守、严于律己、无私无畏、持之以恒、勇往直前。在一次交流中娄老师说:“对口帮扶工作是对我个人自身政治品质和素质能力的锤炼及提高,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将对口帮扶工作做深做实,助推科室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为新平人民办实事,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